以犬为伴,把一只只普通警犬训导成一流的“破案能手”;与特殊的“战友”并肩作战,寻踪觅迹,屡破大案,屡建奇功。张冰,德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技术大队副大队长,32年来他执着坚守,以对警犬事业的不懈付出,在峥嵘岁月书写着无悔的忠诚……日前,他入围了第四届“四川省十佳刑警”候选名单(本报曾作报道)。
1988年1月,张冰退伍到德阳市公安局工作,没有成为自己梦想的刑警,却成了一名警犬训导员。
训犬,张冰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。为了尽快熟悉这些特殊的“战友”,他长期吃住在警犬队,没事就往犬舍里跑。很快,凶猛无比的警犬在他面前渐渐地温柔起来,他可以用手势和口令跟它们交流了。为了尽快掌握训犬技术,他与老同志、技术骨干交流、探讨警犬训练技巧,利用到公安部、省厅学习和到外地市兄弟单位出差的机会,向行家里手请教学习。
“学中干、干中学”,在很短的时间里,张冰从不懂到较为全面掌握警犬工作中的训练、使用、疾病预防、医疗、管理等专业知识。 他从实战出发,严格科学训练,坚持每日必训,根据每头犬的状况及训练课目要求,选择不同环境、地点、时间进行实战训练,很快提升了自己的训犬技术,他带出的第一头警犬也在全省考核中名列第一。
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总结撰写了《警犬使用常识》,消除了基层单位对警犬使用的认识误区,减少警犬使用的盲目性,切实提高警犬出勤使用效益,充分发挥其在预防、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独特作用。
张冰对警犬工作的投入换来了丰硕的成果,在案件侦查、安保警卫等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他训练的搜爆犬“吉米”、刑侦犬“巴顿”因作业能力突出,被公安部授予“功勋犬”称号。
2002年4月5日,德阳市某分局副局长被人杀害在家中,张冰提取嗅源后携犬追踪,在现场几百米外的河边发现了丢弃的作案工具、手套和一个血手印,为18年后此案的成功破获提供了有力的证据。
在主管警犬队工作后,他带领警犬队相继在2009年“11·11”市区白光小区入室抢劫杀人案、“11·23”盗转抢杀人案、2010年“9·11”罗江抢劫杀人案等多起大要案件的侦破工作中立功受奖。
2008年北京首次举办奥运会,张冰参加并圆满完成了奥运会及残奥会的安保任务。2017年在北京举行的“一带一路”峰会、在广州举行的全球“财富”论坛以及2018年在海南举办的“博鳌”亚洲论坛,张冰均被公安部抽调去执行安保任务。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期间,他再度被抽调到北京参加系列庆典活动的安保。由于业务技能突出,张冰与3名战友被安排带犬登上天安门城楼等核心区域进行安检。
“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”。在成绩和荣耀的背后,张冰付出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劳动。他既是训练员,又是助训员,也是卫生员,还是炊事员。警犬训练,饮食调节,卫生防疫,清扫粪便,天天如此。长期和犬相处,不仅很容易感染79种人犬共患病,就连和亲朋好友相聚,一身的“狗味”也时常令人尴尬。但他始终无怨无悔。
“还有几年就要退休了……”每每提及这个话题,张冰都会哽咽,眼眶里总会噙满泪水。“真的舍不得,它们已经成了我的兄弟,每天形影不离,真的不敢想退休后离开它们后我怎么办……”
|